高考临近 语文作文还有提升空间!名师点金 2022江苏高考辅导讲座
推荐文章
高考语文满分150分,其中作文就占了60分。距2022年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语文作文该如何备考冲刺,还有提升的空间吗?对此,记者采访了两位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来看看他们为考生支了哪些招。
昨天(5月8日)下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饶满林做客由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荔枝网、我苏网、荔直播,以及江苏IPTV联合推出、无锡教育电视台特别支持的《名师点金 2022江苏高考辅导》公益讲座直播间,给广大考生带来高考语文作文辅导。他认为,备考冲刺阶段,考生要回归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根本点:聚焦我与时代、指向身心发展。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作文,应表达出一个成熟青年对于传统、当下以及未来的成熟思考。
饶满林说:“聚焦我们时代里面的英雄人物,或者是平凡生活当中的普通人,可能普通人身上有更多让我们感动的东西:辛勤耕耘、努力奋斗、执着追求,还有一些生活上的小智慧等等。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情感,都是我们考生要去关注的。如果你能把人物身上这种真挚的情感、这种可贵的品格,通过具体的故事呈现出来,我觉得就算是一个成熟的表达。”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新课标中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饶满林提醒,考生需从文化的高度,正确理解三大文化中各种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人物、事例、现象,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成长,写下与三大文化相关的经历积淀或个性体验。
饶满林说:“大的笼统的文化概念,是要通过具体的载体来呈现的,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件件具体的事,或者一首首革命歌曲,一首首古典诗歌,一件件动人的故事。像这样来呈现的论证方法有很多。”
饶满林说,可以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让自己的表达具象化。
比喻论证: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包括比喻描述、比喻评价、比喻说理三种。
类比论证:在考察两类事物有某些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基础上,推断出它们另外的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论证方法。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王夫成认为,虽然高考临近,但考生的语文作文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他建议考生从结构和素材这两个方面去做考前准备。临近高考,考生没有时间再去写更多整篇的作文,这时可以做一些结构练习,尤其是层进式练习。
王夫成说,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个我们老师常常给我们同学介绍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总结或者是解决问题这个角度。如果引述的材料是正面材料的话,我们可以挖掘它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如果引述的是一个负面材料的话,我们可以分析它的原因和恶果。从维度这个角度来讲,从个人的角度,从社会环境的角度,从社会制度的角度等等,这都是我们在议论的时候,常常要思考的一些维度,这是讲的结构。”
素材方面,王夫成给出两点建议,一是对积累的素材做减法,以材料是否厚重为标准,选出精兵强将,二是要对积累的素材做出个性化处理,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独特的思考。
原始素材:韦思浩老先生生前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生活俭朴,经常出去收捡垃圾,一个月5000多的退休工资舍不得用,经常化名资助寒门学子。2015年12月13日,77岁的韦思浩因车祸不幸去世。老人生前住在不通水电的房子,而身后却留下一叠助学凭证和寒门学子的感谢信。
个性化表达:韦思浩老人,不仅用自己的教师退休金,而且拾荒十五年,不计回报甚至不留名姓地来资助寒门学子。(概括提炼)心存大爱,温暖他人,为他人晦暗的世界照进一缕阳光。(文学表达,比喻修辞)他是一个不起眼的羸弱老人,又是一个须仰视才见的道德行者;居于道德高地,却辗转于市井之间。他迈着艰难而又稳健的脚步,夕阳下走出最美人生路,走出最美杭州人,感动中国,感动天地。(揭示反差,揭示意义)
王夫成提醒:“看看自己的素材库是否做到了丰富多样。所谓丰富多样就是十大人文主题: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理想追求、文化传承、思辨创新、自然之美、英雄情结、生态文明、生命赞歌、审美鉴赏。看看自己的素材在哪一方面的积累还比较薄弱,甚至是空白。要把它弥补起来。”
王夫成认为,新高考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他举例说,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的语文作文题给出了一段材料,其中一段话是“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深刻”是评判优秀议论文够不够“发展等级”的一条重要标准。
“深刻”的内涵:一篇好的议论文绝不是只对事物表面泛泛而谈,而是能作层层剥笋、步步深入的议论,体现在认识分析问题时能由表及里、由正及反,从而对事物作出全面观照、客观分析、公正评判。
所以今年的各地模考卷好多都是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如模糊与精准 、坚持与改变、热闹与枯燥、快与慢等等。当然,考查考生辩证思维能力不一定看他对于两个概念逻辑关系的理解和表达,有时也看他对一个概念能否多角度、多侧面、多维度进行思考。
与此同时,新高考语文作文也注重考查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思考,引导学生由点到面,联系自身与时代,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感悟。